1.科研项目
在2022年度集中受理期,我院教员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20项,项目总金额1922万。获批项目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项
序号 |
负责人 |
项目来源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1 |
万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环境毒理化学 |
2 |
周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氮释放及其环境效应 |
3 |
刘鸿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重点项目 |
东北北部多年冻土区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
4 |
李双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重点项目 |
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下中国土地系统碳源汇稳态转换特征及形成机制 |
5 |
王娓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面上项目 |
氮缺乏对北方草地土壤多功能性的影响以及微生物驱动机制 |
6 |
吉成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面上项目 |
河北塞罕坝人工林常见植物氨基酸含量对氮添加的响应 |
7 |
柴彦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面上项目 |
城市实虚活动系统的理论构建与北京实证研究 |
8 |
朱江玲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面上项目 |
亚高山暗针叶林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
2.代表性成果
2022年,全院教师发表SCI/SSCI论文288篇,在Nature正刊2篇,Science正刊2篇,在Nature及Science子刊,PNAS等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16篇
教师姓名 |
书目名称 |
出版社 |
年份 |
贺灿飞 |
Industrial geography in contemporary China, Routeledge |
Routeledge |
2022 |
李双成、陈彦光 |
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的病理分析与风险预估 |
科学出版社 |
2022 |
贺灿飞 |
中国出口贸易突围:走向产品多样化和市场多元化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2022 |
赵鹏军 |
城镇化格局与城市群交通 |
2022 |
|
董豫赣 |
庭园与地域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2 |
通讯/一作 |
题目 |
期刊 |
年份 |
方精云、王少鹏 |
Multispecies forest plantations outyield monocultures across a broad range of conditions |
SCIENCE |
2022 |
华方圆 |
The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 contributions and trade-offs of forest restoration approaches |
SCIENCE |
2022 |
王旭辉、朱丹 |
The size of the land carbon sink in China |
NATURE |
2022 |
彭书时 |
Wetland emission and atmospheric sink changes explain methane growth in 2020 |
NATURE |
2022 |
刘鸿雁 |
Relative tree cover does not indicate a lagged Holocene forest response to monsoon rainfall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2 |
刘鸿雁 |
Decoupled Asian monsoon intensity and precipitation during glacial-interglacial transition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2 |
彭书时 |
Earlier ice loss accelerates lake warming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2 |
彭书时 |
Trade-off between tree planting and wetland conservation in China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2 |
朴世龙 |
Future reversal of warming-enhanced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
NATURE CLIMATE CHANGE |
2022 |
朴世龙 |
Biophysical impacts of northern vegetation changes on seasonal warming pattern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2 |
朴世龙 |
Regional and seasonal partitioning of water and temperature controls on global land carbon uptake variability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2 |
朴世龙 |
Rising ecosystem water demand exacerbates the lengthening of tropical dry season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2 |
朴世龙 |
Global water availability boosted by vegetation-driven changes in atmospheric moisture transport |
Nature Geoscience |
2022 |
朴世龙 |
Seasonal peak photosynthesis is hindered by late canopy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ecosystems |
NATURE PLANTS |
2022 |
王少鹏 |
Consistent stabilizing effects of plant diversity across spatial scales and climatic gradients |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
2022 |
吴林蔚 |
Reduction of microbial diversity in grassland soil is driven by long-term climate warming |
NATURE MICROBIOLOGY |
2022 |
张尧 |
Increasing sensitivity of dryland vegetation greenness to precipitation due to rising atmospheric CO2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2 |
朱东强 |
Mechanism for selective binding of aromatic compounds on oxygen-rich graphene nanosheets based on molecule size/polarity matching |
SCIENCE ADVANCES |
2022 |
方精云 |
Terrestrial carbon sinks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carbon neutrality |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
2022 |
王少鹏 |
Multispecies coexistence in fragmented landscapes |
PNAS |
2022 |
3.代表性奖励与荣誉
序号 |
姓名 |
项目来源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1 |
方精云 |
欧洲科学院 |
外籍院士 |
|
2 |
胡燮 |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 |
自然灾害青年科学家 |
|
3 |
林坚 |
自然资源部 |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科技创新团队 |
|
4 |
刘涛 |
自然资源部 |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国土空间规划行业)青年科技人才 |
|
5 |
戴林琳 |
自然资源部 |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国土空间规划行业)青年科技人才 |
|
6 |
谢凝高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
终身成就奖 |
|
7 |
周一星 |
中国地理学会 |
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 |
|
8 |
朴世龙 |
中国地理学会 |
会士 |
|
9 |
贺灿飞、朱晟君 |
中国地理学会 |
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 |
中国工业地理格局动态演化研究 |
10 |
沈国锋 |
中国地理学会 |
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 |
4.举办会议
4.1金沙2004线路检测2022年战略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2年1月10-14日,金沙2004线路检测2022年战略研讨会在学院新楼会议室成功召开,会议围绕金沙2004线路检测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讨论。学院职能部门领导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贺飞、人事部副部长俞蕖、国际合作部副部长严军,陶澍院士、方精云院士、朴世龙院士及金沙2004线路检测党政领导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代表共计四十余人参加本次战略研讨会。
4.2“有组织的科研”:城环工作坊系列活动
2022年4月19日,北大城环工作坊007期-新入职教师主题报告交流会在金沙2004线路检测新楼366会议室举办。此次交流会邀请了新进教师吴林蔚研究员、Kazuo Isobe预聘副教授做主题分享;10月27日在学院城环新楼109室举办北大城环工作坊009期-青年教师主题报告交流会。此次会议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青年教师王少鹏研究员和新入职教师陶胜利研究员做主题分享。
4.3“有组织的科研”:基金申报交流会系列活动
学院环境与地球科学领域跨院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顺利举办
2022年1月6日,由科学研究部主办、金沙2004线路检测承办的学院环境与地球科学领域跨院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在城环新楼366会议室顺利举办。科研部蔡晖副部长、基础研究办公室杨凌春主任、刘雨薇老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永副院长、温东辉教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李秋根副教授,景观规划与设计学院汪芳教授,金沙2004线路检测陆雅海教授、钟梦莹博士后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副院长王志恒研究员主持。本次会议吸引了四个学院近百位教师参与。由于受疫情影响,本次交流会采取现场结合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
2022年金沙2004线路检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验交流会顺利举办
2022年1月5日,金沙2004线路检测青年科学基金申报经验交流会在新楼260会议室成功举办。彭书时研究员、朱彪研究员、朱丹研究员以及彭莳嘉博士后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副院长王志恒研究员主持。本次会议吸引了学院60余名博士后参与。由于受疫情影响,本次交流会采取现场结合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
2022年金沙2004线路检测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指导交流会顺利举办
2022年2月21日,金沙2004线路检测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指导交流会在新楼366会议室成功举办。金沙2004线路检测党委书记/副院长彭建教授、金沙2004线路检测贺金生教授、王开存教授、朱东强教授、朱晟君研究员和刘涛研究员出席本次会议并担任评审嘉宾,金沙2004线路检测博士后史秋洁、冯茂源、王璐、康辉星及吕春华进行了青年基金申请汇报,会议吸引了学院20余名博士后参与旁听,本次会议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副院长王志恒研究员主持。
4.4 金沙2004线路检测博雅讲坛”——学院地理学科70周年和金沙2004线路检测建院15年庆祝系列活动
为庆祝学院地理学科建立70周年和金沙2004线路检测建院15周年,我院特别推出了“金沙2004线路检测博雅讲坛”系列活动。通过开展系列学术讲座,与同行分享最前沿的知识、理论与信息,为师生提供一个观点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
第一期:傅伯杰院士主讲
2022年9月16日,由傅伯杰院士主讲的第一期博雅讲坛“自然地理学与地表过程研究前沿”在金沙2004线路检测新楼报告厅成功举办,受疫情影响,本期论坛采取线下结合线上直播的形式。本次讲坛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院长贺灿飞教授主持。
第二期:陆大道院士主讲
2022年9月23日,由陆大道院士主讲的金沙2004线路检测博雅讲坛第二期“经济地理学: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在城环新楼报告厅成功举办。受疫情影响,讲坛采取现场结合线上直播的形式。活动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党委书记彭建教授主持,彭建书记代表学院对陆大道院士担任本期博雅讲坛的主讲人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第三期:郭正堂院士主讲
2022年10月14日,金沙2004线路检测博雅讲坛第三期“双碳目标与地球科学”在城环新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坛由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副校长,基金委地学部主任郭正堂院士主讲,活动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院长贺灿飞教授主持。
第四期:欧阳志云院士主讲
2022年10月28日,金沙2004线路检测博雅讲坛第四期“生态系统服务与保护政策创新”在城环新楼报告厅成功举办。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阳志云为本期讲坛主讲人,欧阳志云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受疫情影响,本期讲坛采取线下结合线上直播的形式,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党委书记彭建教授主持。
第五期:夏军院士主讲
2022年11月18日,金沙2004线路检测博雅讲坛第五期“全球变化与国家水网工程建设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工学部主任、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夏军为本期讲坛主讲人,受疫情影响,本期讲坛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活动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院长贺灿飞教授主持。
4.5金沙2004线路检测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城乡规划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9月14日下午,金沙2004线路检测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城乡规划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金沙2004线路检测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金沙2004线路检测教授陶澍、中国建研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清勤、中国建研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肖从真等嘉宾和老师出席签约仪式。中国建研院城乡规划院院长周海珠、北大金沙2004线路检测院长贺灿飞代表双方签订协议。
4.6 金沙2004线路检测-宜兴市战略合作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2年1月13日下午,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宜兴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储红飙率宜兴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一行七人到访我院,贺灿飞院长、陈耀华副书记、王志恒副院长、冯长春教授和卢晓霞副教授以及学院工学院张通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许顺才主任、班东波高级工程师,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王东宇执行院长、王江燕、马琦伟副院长、王昊总规划师、王鑫副总规划师等嘉宾与宜兴市进行战略合作事宜开展交流研讨。王志恒副院长主持会议。
4.7第八届学院地理·环境讲坛暨第四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顺利举办
在喜迎学院地理学科建立70周年和金沙2004线路检测建院15周年之际,第八届学院地理·环境讲坛暨第四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于2022年12月4日在学院成功举办。讲坛通过邀请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尖端研究和前沿进展,搭建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研讨平台。受邀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金沙2004线路检测朱彤院士,金沙2004线路检测朴世龙院士,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关大博教授以及来自5个国家的10位青年学者。受疫情影响,本届讲坛采用线上方式进行,通过腾讯会议、哔哩哔哩、寇享学术、科研圈内人四大平台进行全程实时直播,共计吸引了8000余名同行共襄盛会。
4.8 第十九届学院生态讲坛(生态讲坛2022)成功举办
在喜迎学院生态学系建立20周年之际,第十九届学院“生态讲坛”(生态讲坛2022)于2022年12月24日-25日成功举办。讲坛通过邀请国际国内生态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尖端研究和前沿进展,搭建高规格高水平的生态学学术交流研讨平台。受邀出席本届讲坛的嘉宾有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教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克林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雷富民研究员,河南大学副校长傅声雷教授以及数十位各生态学科研单位学者。
4.9“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探索研讨会”暨第五届学院规划论坛顺利举行
2022年12月30日下午,“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探索研讨会暨第五届学院规划论坛”以线上方式顺利举行。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张兵局长、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大城市学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及机构的领导、专家及业界人士,以及金沙2004线路检测师生汇聚一堂,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和人才培养,研讨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探索经验和模式。
学院科研工作总结
常规工作总结(科研成果及项目、举办会议、合作交流、社会服务、平台建设等)
1.科研项目
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批准金沙2004线路检测31项科研项目,获批直接经费总额为2236万元,包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0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项。截止至12月1日,全院本年度在研项目共计173项(经费额在200万人民币以上的有45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87项(含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创新群体1项、杰出青年3项、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6项、重大研究计划3项、优秀青年1项),科技部项目23项(含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18项),其他项目63项。在研经费约4.1亿元。
2.代表性成果
2021年,全院教师发表SCI/SSCI论文30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50篇。SCI论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Geoscience、PNAS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多篇。
通讯/一作 |
题目 |
期刊 |
朴世龙 |
Seasonal biological carryover dominates northern vegetation growth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王旭辉 |
Global irrigation contribution to wheat and maize yield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王志恒 |
Vulnerability of protected lands in the face of climate and human footprint change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王愔 |
Plasma membrane H+-ATPase overexpression increases rice yield via simultaneous enhancement of nutrient uptake and photosynthesi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王学军 |
Rivers as the largest source of mercury to coastal oceans worldwide |
Nature Geoscience |
朴世龙 |
Multifaceted characteristics of dryland aridity changes in a warming world |
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 |
朱丹 |
Global hunter-gatherer population densities constrained by influence of seasonality on diet composition |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
沈国锋 |
Increased air pollution exposure among the Chinese population during the national quarantine in 2020 |
Nature Human Behaviour |
周丰 |
Global mapping of crop-specific emission factors highlights hotspots of nitrous oxide mitigation |
Nature Food |
王旭辉 |
Occurrence of crop pests and diseases has largely increased in China since 1970 |
Nature Food |
李本纲 |
The contributions of individual countries and regions to the global radiative forcing |
PNAS |
王少鹏 |
Metapopulation capacity determines food chain length in fragmented landscapes |
PNAS |
朱晟君/贺灿飞 |
Strong links and weak links: how do unrelated industries survive in an “unfriendly” environment? |
Economic Geography |
李双成 |
Urbanization,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nationwide cross-sectional study |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
朱彪 |
Soil priming effect and its responses to nutrient addition along a tropical forest elevation gradient |
Global Change Biology |
唐志尧 |
Pattern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ol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
3.出版著作
2021年,金沙2004线路检测贺灿飞教授编写的《高级经济地理学》一书在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本书系统梳理经济地理学主要领域经典文献和前沿进展,以学科知识进步展示当代经济地理学发展,内容具有系统性、前沿性、广泛性、学科交叉性以及中西一体性。
4.代表性奖励与荣誉
2021年,金沙2004线路检测陶澍院士荣获首届 ES&T杰出成就奖;金沙2004线路检测朴世龙院士、博士生武旭同成果入选中国地理学会“2020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名单。
序号 |
获奖人 |
颁奖机构 |
奖励名称 |
奖项级别 |
获奖项目 |
1 |
陶澍 |
ES&T、ES&T Letters和ACS ENVR |
ES&T杰出成就奖 |
For his basic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leadership, and service to understand indoor and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improve air quality |
|
2 |
朴世龙 |
地理学会 |
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 |
北半球春季植被物候提前加剧夏季干旱和热浪 |
|
3 |
武旭同 |
地理学会 |
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 |
近千年来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及效应 |
5.举办会议
2021年金沙2004线路检测共举办了2场国际会议,7场国内会议,极大地促进了学科交流,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同时,有力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活动,举办一系列项目申报交流会议,并开创了城环工作坊系列活动,促进思维碰撞,为金沙2004线路检测师生打造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
5.1金沙2004线路检测 " 十四五规划 " 系列研讨会成功召开
5 月 3 日,北大城环自然地理系“十四五规划”讨论会在学院逸夫二楼 3301 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总结十三五、开局十四五,从人才队伍和科研重点方向进行全局性布署,以未来 5-10 年社会发展趋势为出发点,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促进自然地理系更好发展。院长贺灿飞教授,书记刘耕年教授,副院长王志恒研究员和 20 余名自然地理系骨干教师参会,本期工作坊由王志恒副院长主持。
5.2“有组织的科研”:城环工作坊系列活动
本着以学术交流、碰撞思想的原则,为金沙2004线路检测师生打造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金沙2004线路检测举办“北大城环工作坊”系列活动。北大城环工作坊第 1 期于 4 月 8 日在学院逸夫二楼 3301 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期工作坊的主题为“青年教师经验分享会”,金沙2004线路检测青年教师朱丹研究员和王长松研究员做主题分享;6 月 15 日在学院逸夫二楼 3264 会议室举办北大城环工作坊 005 期 - 青年教师经验分享会。此次会议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青年教师张尧研究员做主题分享:卫星遥感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10 月 14 日,北大城环工作坊 006 期:《研究、规划、成长—
新入职教师主题交流会》在金沙2004线路检测新楼 260 会议室举办。此次工作坊邀请了新进教师郭庆华教授、王开存教授和胡燮研究员做主题报告。
5.3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成功举办
3 月 31 日,由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0 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北京文津国际酒店献天寿厅成功举办。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方精云院士,副主任王学军教授,委员傅伯杰院士、宋长青教授、唐艳鸿教授、周力平教授,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双成教授,分室主任彭书时研究员、万祎研究员、朱彪研究员,朱晟君研究员、周丰副教授,金沙2004线路检测副院长王志恒研究员,以及科研部基地办王纬超主任、王清影、李芳兵等 120 余人参会。 本次会议由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方精云院士主持。
5.4学院生态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成功召开
4 月 27 日,学院生态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北京文津国际酒店满江红厅顺利召开。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副主任赵进东院士、方精云院士(在线)、委员于贵瑞院士、魏辅文院士(在线)、韩兴国研究员、唐艳鸿教授、贺灿飞教授、顾红雅教授、刘鸿雁教授(在线)及王志恒研究员,学院学科办张存群副主任、学院科研部王纬超副主任、金沙2004线路检测唐琳老师及中心师生等 30 余人参会。本次年会由陈宜瑜院士和赵进东院士主持。
5.5 学院环境与地球科学领域跨院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顺利举办
1 月 19 日中午,由科学研究部主办、金沙2004线路检测承办的学院环境与地球科学领域跨院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在逸夫二楼 3301 会议室顺利举办。在会上,科学研究部对 2021 年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动员并对申请注意事项进行了整体介绍,金沙2004线路检测代表相关院系对近三年我校在地球科学部基金申请与资助情况进行了专题汇报,五位 2020 年度项目获资助者分别针对重点、联合基金、国际合作、面上、青年等不同项目类型分享了申请经验与科研体会。
5.6 2021 年东北亚青年可持续发展研习营——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系列科普活动顺利举办
2021 年 9 月 25 日下午,2021 年东北亚青年可持续发展研习营——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系列科普活动在金沙2004线路检测举办。本次研习营活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韩国 SK 集团共同主办,金沙2004线路检测承办。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培训交流中心副主任赵喜明,学院国际合作部副部长李昀,交流项目办公室王祯,金沙2004线路检测副院长王志恒研究员,金沙2004线路检测卢晓霞副教授、周丰副教授、朱晟君研究员、付晓芳高级工程师、科研外事办公室唐琳、汪淼等多位老师出席本次活动。
5.7环境经济地理学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高级经济地理学》新书座谈会成功举办
5 月 15 日上午,环境经济地理学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高级经济地理学》新书出版座谈会在学院逸夫二楼隆重举办(线上会场进行同步直播),国内地理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及商务印书馆领导 20 余人出席本次会议。会议包括《高级经济地理学》新书发布研讨、环境经济地理学创新与发展研讨以及《地理研究》“环境经济地理的创新与发展”专辑研讨三个环节。
5.7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低碳社会转型发展论坛顺利举行
8 月 16 日至 17 日,2021 首届中国抚州文创生态大会暨第十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以线上会场、学院、江西抚州线下分会场连线联动的方式举行。本次论坛由学院主办,中共抚州市委宣传部、抚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学院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抚州)联合承办,以“迈向 2035:文化强国与新发展格局”为主题,包括主论坛、平行论坛、主题峰会、创意管理峰会、文创企业家创意领导力孵化成果展等七场主题活动。
5.8学院 - 悉尼大学未来城市工作坊成功举办
9 月 29 日上午,学院 - 悉尼大学未来城市工作坊在线上成功举办。金沙2004线路检测院长贺灿飞教授、副院长王志恒教授,悉尼大学建筑设计与规划学院院长 Robyn Dowling 教授、副院长 Donald McNeill 教授,Dallas Rogers 研究员,以及两所高校城市
研究领域的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下的城市发展与规划问题,分享交流前沿的研究进展。
5.9北京论坛 2021 丨“城市星球碳中和之路”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1 年 11 月 18 日,北京论坛(2021)“城市星球碳中和之路”分论坛在线成功举办。本次分论坛由北京论坛、金沙2004线路检测、学院 - 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中心和学院能源研究院联合举办。分论坛邀请了 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A. Michael Spence 教授等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会。通过 Zoom 连线和 B 站全程中英文实时转播,中文直播间6000 多位观众与英文直播间 1800 多位观众在线共享学术盛宴。分论坛持续一天时间。
5.10 第四届中国城市经济学者论坛(2021)成功举办
议程包含主旨演讲、圆桌讨论和新书发布,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院长贺灿飞教授主持。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荣休讲席教授 A.Michael Spence 做了主旨演讲。学院 - 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志博士主持圆桌讨论环节。参与嘉宾有:比利时鲁汶大学环境科学教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前副主席 Prof.Jean-Pascal van Ypersele,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联席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马骏博士,学院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学术院长傅军教授以及 A.Michael Spence 教授。
5.11第七届学院地理·环境讲坛暨第三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顺利举办
2021年12月11-12日,金沙2004线路检测聚焦双碳计划,举办第七届学院地理·环境讲坛暨第三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此次讲坛活动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校内师生在城环新大楼现场参与讲坛活动,线上通过哔哩哔哩和蔻享学术两个平台全程实时直播,吸引了线上线下2.6万余名相关学者共襄盛会。受邀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有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陈其针副主任、资源环境处何霄嘉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一处熊巨华处长,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的叶嘉安院士,学院博雅特聘教授、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于贵瑞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潘家华委员,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王新强主任,科学研究部张琰副部长,金沙2004线路检测贺灿飞教授、彭建教授、王志恒研究员、李本纲教授、陆雅海教授、王学军教授、王开存教授、林坚教授、曹广忠教授、唐志尧教授、沈国锋研究员、彭书时研究员、卢晓霞副教授、周丰副教授、朱晟君研究员、吴龙峰研究员,以及来自8个国家的18位青年学者。
5.12 第十八届学院“生态讲坛”成功举办
2021年12月25-26日,第十八届学院“生态讲坛”(生态讲坛2021)成功举办。由于受疫情影响,本届生态讲坛采取现场结合线上直播的方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生态学者参与观看,来自天南地北的老师和同学们在线上线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25日 “前沿论坛”直播室的人气峰值一度超过2.2万,高居同时段学术论坛直播首位。金沙2004线路检测党委书记彭建教授致开幕词,他介绍了生态讲坛自2004年以来的发展,讲坛聚焦生态学国际前沿热点、关注中国生态环境重大议题。随后,学院生态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唐艳鸿教授首先对中心2021年工作进行了总结报告,从学科与队伍建设、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工作与论著发表、学术与社会服务以及大事记等方面,简要介绍了中心的工作重点与研究进展。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朴世龙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Philippe Ciais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教学改革方面,生态学强基计划开始招生,“未名学者生态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2.0;在科学研究方面,中心目前各类在研项目50多项,新增各类项目30多项,总经费2000多万元,2021年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在学术与社会服务方面,方精云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贺金生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草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朴世龙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0多名教员担任共计30多个国际生态学学术期刊编委,方精云主编的《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生态学卷线上发行。
5.13“城市与区域空间治理研讨会”在学院举行
2021年12月31日下午,“城市与区域空间治理研讨会暨第四届学院规划论坛”在金沙2004线路检测新楼报告厅举行。来自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及机构的领导、专家及业界人士,以及金沙2004线路检测师生汇聚一堂,共1万多人在线上线下参会,围绕城市与区域空间治理展开研讨,为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设、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赵毓芳司长、胡友成处长、国土空间规划局孙雪东副局长出席会议。
学院科研工作总结
1.科研项目
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批准金沙2004线路检测31项科研项目,获批直接经费总额为2236万元,包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0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项。截止至12月1日,全院本年度在研项目共计173项(经费额在200万人民币以上的有45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87项(含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创新群体1项、杰出青年3项、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6项、重大研究计划3项、优秀青年1项),科技部项目23项(含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18项),其他项目63项。在研经费约4.1亿元。
2.代表性成果
2021年,全院教师发表SCI/SSCI论文30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50篇。SCI论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Geoscience、PNAS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多篇。
通讯/一作 |
题目 |
期刊 |
朴世龙 |
Seasonal biological carryover dominates northern vegetation growth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王旭辉 |
Global irrigation contribution to wheat and maize yield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王志恒 |
Vulnerability of protected lands in the face of climate and human footprint change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王愔 |
Plasma membrane H+-ATPase overexpression increases rice yield via simultaneous enhancement of nutrient uptake and photosynthesi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王学军 |
Rivers as the largest source of mercury to coastal oceans worldwide |
Nature Geoscience |
朴世龙 |
Multifaceted characteristics of dryland aridity changes in a warming world |
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 |
朱丹 |
Global hunter-gatherer population densities constrained by influence of seasonality on diet composition |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
沈国锋 |
Increased air pollution exposure among the Chinese population during the national quarantine in 2020 |
Nature Human Behaviour |
周丰 |
Global mapping of crop-specific emission factors highlights hotspots of nitrous oxide mitigation |
Nature Food |
王旭辉 |
Occurrence of crop pests and diseases has largely increased in China since 1970 |
Nature Food |
李本纲 |
The contributions of individual countries and regions to the global radiative forcing |
PNAS |
王少鹏 |
Metapopulation capacity determines food chain length in fragmented landscapes |
PNAS |
朱晟君/贺灿飞 |
Strong links and weak links: how do unrelated industries survive in an “unfriendly” environment? |
Economic Geography |
李双成 |
Urbanization,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nationwide cross-sectional study |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
朱彪 |
Soil priming effect and its responses to nutrient addition along a tropical forest elevation gradient |
Global Change Biology |
唐志尧 |
Pattern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ol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
3.出版著作
2021年,金沙2004线路检测贺灿飞教授编写的《高级经济地理学》一书在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本书系统梳理经济地理学主要领域经典文献和前沿进展,以学科知识进步展示当代经济地理学发展,内容具有系统性、前沿性、广泛性、学科交叉性以及中西一体性。
4.代表性奖励与荣誉
2021年,金沙2004线路检测陶澍院士荣获首届 ES&T杰出成就奖;金沙2004线路检测朴世龙院士、博士生武旭同成果入选中国地理学会“2020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名单。
序号 |
获奖人 |
颁奖机构 |
奖励名称 |
奖项级别 |
获奖项目 |
1 |
陶澍 |
ES&T、ES&T Letters和ACS ENVR |
ES&T杰出成就奖 |
For his basic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leadership, and service to understand indoor and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improve air quality |
|
2 |
朴世龙 |
地理学会 |
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 |
北半球春季植被物候提前加剧夏季干旱和热浪 |
|
3 |
武旭同 |
地理学会 |
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 |
近千年来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及效应 |
5.举办会议
2021年金沙2004线路检测共举办了2场国际会议,7场国内会议,极大地促进了学科交流,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同时,有力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活动,举办一系列项目申报交流会议,并开创了城环工作坊系列活动,促进思维碰撞,为金沙2004线路检测师生打造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
5.1金沙2004线路检测 " 十四五规划 " 系列研讨会成功召开
5 月 3 日,北大城环自然地理系“十四五规划”讨论会在学院逸夫二楼 3301 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总结十三五、开局十四五,从人才队伍和科研重点方向进行全局性布署,以未来 5-10 年社会发展趋势为出发点,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促进自然地理系更好发展。院长贺灿飞教授,书记刘耕年教授,副院长王志恒研究员和 20 余名自然地理系骨干教师参会,本期工作坊由王志恒副院长主持。
5.2“有组织的科研”:城环工作坊系列活动
本着以学术交流、碰撞思想的原则,为金沙2004线路检测师生打造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金沙2004线路检测举办“北大城环工作坊”系列活动。北大城环工作坊第 1 期于 4 月 8 日在学院逸夫二楼 3301 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期工作坊的主题为“青年教师经验分享会”,金沙2004线路检测青年教师朱丹研究员和王长松研究员做主题分享;6 月 15 日在学院逸夫二楼 3264 会议室举办北大城环工作坊 005 期 - 青年教师经验分享会。此次会议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青年教师张尧研究员做主题分享:卫星遥感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10 月 14 日,北大城环工作坊 006 期:《研究、规划、成长—
新入职教师主题交流会》在金沙2004线路检测新楼 260 会议室举办。此次工作坊邀请了新进教师郭庆华教授、王开存教授和胡燮研究员做主题报告。
5.3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成功举办
3 月 31 日,由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0 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北京文津国际酒店献天寿厅成功举办。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方精云院士,副主任王学军教授,委员傅伯杰院士、宋长青教授、唐艳鸿教授、周力平教授,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双成教授,分室主任彭书时研究员、万祎研究员、朱彪研究员,朱晟君研究员、周丰副教授,金沙2004线路检测副院长王志恒研究员,以及科研部基地办王纬超主任、王清影、李芳兵等 120 余人参会。 本次会议由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方精云院士主持。
5.4学院生态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成功召开
4 月 27 日,学院生态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北京文津国际酒店满江红厅顺利召开。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副主任赵进东院士、方精云院士(在线)、委员于贵瑞院士、魏辅文院士(在线)、韩兴国研究员、唐艳鸿教授、贺灿飞教授、顾红雅教授、刘鸿雁教授(在线)及王志恒研究员,学院学科办张存群副主任、学院科研部王纬超副主任、金沙2004线路检测唐琳老师及中心师生等 30 余人参会。本次年会由陈宜瑜院士和赵进东院士主持。
5.5 学院环境与地球科学领域跨院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顺利举办
1 月 19 日中午,由科学研究部主办、金沙2004线路检测承办的学院环境与地球科学领域跨院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在逸夫二楼 3301 会议室顺利举办。在会上,科学研究部对 2021 年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动员并对申请注意事项进行了整体介绍,金沙2004线路检测代表相关院系对近三年我校在地球科学部基金申请与资助情况进行了专题汇报,五位 2020 年度项目获资助者分别针对重点、联合基金、国际合作、面上、青年等不同项目类型分享了申请经验与科研体会。
5.6 2021 年东北亚青年可持续发展研习营——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系列科普活动顺利举办
2021 年 9 月 25 日下午,2021 年东北亚青年可持续发展研习营——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系列科普活动在金沙2004线路检测举办。本次研习营活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韩国 SK 集团共同主办,金沙2004线路检测承办。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培训交流中心副主任赵喜明,学院国际合作部副部长李昀,交流项目办公室王祯,金沙2004线路检测副院长王志恒研究员,金沙2004线路检测卢晓霞副教授、周丰副教授、朱晟君研究员、付晓芳高级工程师、科研外事办公室唐琳、汪淼等多位老师出席本次活动。
5.7环境经济地理学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高级经济地理学》新书座谈会成功举办
5 月 15 日上午,环境经济地理学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高级经济地理学》新书出版座谈会在学院逸夫二楼隆重举办(线上会场进行同步直播),国内地理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及商务印书馆领导 20 余人出席本次会议。会议包括《高级经济地理学》新书发布研讨、环境经济地理学创新与发展研讨以及《地理研究》“环境经济地理的创新与发展”专辑研讨三个环节。
5.7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低碳社会转型发展论坛顺利举行
8 月 16 日至 17 日,2021 首届中国抚州文创生态大会暨第十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以线上会场、学院、江西抚州线下分会场连线联动的方式举行。本次论坛由学院主办,中共抚州市委宣传部、抚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学院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抚州)联合承办,以“迈向 2035:文化强国与新发展格局”为主题,包括主论坛、平行论坛、主题峰会、创意管理峰会、文创企业家创意领导力孵化成果展等七场主题活动。
5.8学院 - 悉尼大学未来城市工作坊成功举办
9 月 29 日上午,学院 - 悉尼大学未来城市工作坊在线上成功举办。金沙2004线路检测院长贺灿飞教授、副院长王志恒教授,悉尼大学建筑设计与规划学院院长 Robyn Dowling 教授、副院长 Donald McNeill 教授,Dallas Rogers 研究员,以及两所高校城市
研究领域的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下的城市发展与规划问题,分享交流前沿的研究进展。
5.9北京论坛 2021 丨“城市星球碳中和之路”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1 年 11 月 18 日,北京论坛(2021)“城市星球碳中和之路”分论坛在线成功举办。本次分论坛由北京论坛、金沙2004线路检测、学院 - 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中心和学院能源研究院联合举办。分论坛邀请了 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A. Michael Spence 教授等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会。通过 Zoom 连线和 B 站全程中英文实时转播,中文直播间6000 多位观众与英文直播间 1800 多位观众在线共享学术盛宴。分论坛持续一天时间。
5.10 第四届中国城市经济学者论坛(2021)成功举办
议程包含主旨演讲、圆桌讨论和新书发布,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院长贺灿飞教授主持。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荣休讲席教授 A.Michael Spence 做了主旨演讲。学院 - 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志博士主持圆桌讨论环节。参与嘉宾有:比利时鲁汶大学环境科学教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前副主席 Prof.Jean-Pascal van Ypersele,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联席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马骏博士,学院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学术院长傅军教授以及 A.Michael Spence 教授。
5.11第七届学院地理·环境讲坛暨第三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顺利举办
2021年12月11-12日,金沙2004线路检测聚焦双碳计划,举办第七届学院地理·环境讲坛暨第三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此次讲坛活动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校内师生在城环新大楼现场参与讲坛活动,线上通过哔哩哔哩和蔻享学术两个平台全程实时直播,吸引了线上线下2.6万余名相关学者共襄盛会。受邀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有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陈其针副主任、资源环境处何霄嘉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一处熊巨华处长,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的叶嘉安院士,学院博雅特聘教授、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于贵瑞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潘家华委员,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王新强主任,科学研究部张琰副部长,金沙2004线路检测贺灿飞教授、彭建教授、王志恒研究员、李本纲教授、陆雅海教授、王学军教授、王开存教授、林坚教授、曹广忠教授、唐志尧教授、沈国锋研究员、彭书时研究员、卢晓霞副教授、周丰副教授、朱晟君研究员、吴龙峰研究员,以及来自8个国家的18位青年学者。
5.12 第十八届学院“生态讲坛”成功举办
2021年12月25-26日,第十八届学院“生态讲坛”(生态讲坛2021)成功举办。由于受疫情影响,本届生态讲坛采取现场结合线上直播的方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生态学者参与观看,来自天南地北的老师和同学们在线上线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25日 “前沿论坛”直播室的人气峰值一度超过2.2万,高居同时段学术论坛直播首位。金沙2004线路检测党委书记彭建教授致开幕词,他介绍了生态讲坛自2004年以来的发展,讲坛聚焦生态学国际前沿热点、关注中国生态环境重大议题。随后,学院生态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唐艳鸿教授首先对中心2021年工作进行了总结报告,从学科与队伍建设、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工作与论著发表、学术与社会服务以及大事记等方面,简要介绍了中心的工作重点与研究进展。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朴世龙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Philippe Ciais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教学改革方面,生态学强基计划开始招生,“未名学者生态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2.0;在科学研究方面,中心目前各类在研项目50多项,新增各类项目30多项,总经费2000多万元,2021年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在学术与社会服务方面,方精云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贺金生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草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朴世龙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0多名教员担任共计30多个国际生态学学术期刊编委,方精云主编的《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生态学卷线上发行。
5.13“城市与区域空间治理研讨会”在学院举行
2021年12月31日下午,“城市与区域空间治理研讨会暨第四届学院规划论坛”在金沙2004线路检测新楼报告厅举行。来自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及机构的领导、专家及业界人士,以及金沙2004线路检测师生汇聚一堂,共1万多人在线上线下参会,围绕城市与区域空间治理展开研讨,为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设、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赵毓芳司长、胡友成处长、国土空间规划局孙雪东副局长出席会议。
2020科研年报
(一)科研项目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批准金沙2004线路检测16项科研项目,获批直接经费总额为1810万元,包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3项、面上项目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另外,1人获得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截止至11月1日,全院本年度在研项目共计192项(经费额在200万人民币以上的有58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95项(含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创新群体1项、杰出青年3项、重大项目7项、重点项目7项),科技部项目35项(含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课题16项),其他项目63项。在研经费超过4.6亿元。
序号 |
负责人 |
项目来源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1 |
唐志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植物群落生态学 |
2 |
万祎 |
北京市基金 |
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诱发代谢紊乱的关键分子及毒理机制 |
3 |
彭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联合基金项目-重点支持项目 |
洞庭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景观格局管控:粮食-生态安全协同途径 |
4 |
胡建英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面上项目 |
致自闭症环境化学物质的高通量鉴定及其毒理学研究 |
5 |
张家富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面上项目 |
泥河湾典型晚更新世旧石器遗址年代和古环境重建 |
6 |
赵淑清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面上项目 |
城市环境对树木生长影响:基于城乡梯度方法研究 |
7 |
郑成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面上项目 |
雄安新区千年秀林树木水力结构特征与水生态安全 |
8 |
柴彦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面上项目 |
中国城市社区生活圈的新时间地理学研究 |
9 |
刘峻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面上项目 |
典型城市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大气污染分布规律及超高分辨率模拟 |
10 |
沈国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面上项目 |
生活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时空格局 |
11 |
戴林琳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面上项目 |
基于多源数据的省际交界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与优化调控研究——以京津冀为例 |
(二)科研成果
2.1学术论文
2020年,全院教师发表SCI/SSCI论文26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7篇。SCI论文包括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PNAS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多篇。
通讯/一作 | 作者列表 | 题目 | 期刊 | 年份 | 卷 | 页 |
李本纲 | Fu, Bo ; Gasser, Thomas ; Li, Bengang ; Tao, Shu; Ciais, Philippe ; Piao, Shilong ; Balkanski, Yves ; Li, Wei ; Yin, Tianya; Han, Luchao; Li, Xinyue; Han, Yunman ; An, Jie ; Peng, Siyuan ; Xu, Jing | Short-lived climate forcers have long-term climate impacts via the carbon-climate feedback | Nature Climate Change | 2020 | 10 | DOI: 10.1038/s41558-020-0841-x |
彭书时 | Xi, Y; Peng, SS; Ciais, P ; Chen, YH. | Futur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inland Ramsar wetlands | Nature Climate Change | 2020 | DOI: 10.1038/s41558-020-00942-2 | |
刘鸿雁 | Jiang, Zihan;Liu, Hongyan; Wang, Hongya;Peng, Jian; Meersmans, Jeroen ; Green, Sophie M.; Quine, Timothy A.; Wu, Xiuchen Song, Zhaoliang | Bedrock geochemistry influences vegetation growth by regulating the regolith water holding capacity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0 | 11 | DOI: 10.1038/s41467-020-16156-1 |
朴世龙 | Jiangpeng Cui, Shilong Piao, Chris Huntingford, Xuhui Wang, Xu Lian, Amulya Chevuturi, Andrew G.Turner & Gabriel J. Kooperman | Vegetation forcing modulates global land monsoon and water resources in a CO2-enriched climate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0 | 11 | 5184 |
朴世龙 | Lian, Xu ; Piao, Shilong; Li, Laurent Z. X.; Li, Yue; Huntingford, Chris; Ciais, Philippe; Cescatti, Alessandro ;Janssens, Ivan A.); Penuelas, Josep; Buermann, Wolfgang); Chen, Anping ; Li, Xiangyi ; Myneni, Ranga B.; Wang, Xuhui ; Wang, Yilong; ang, Yuting ;Zeng, Zhenzhong;Zhang, Yongqiang;McVicar, Tim R. | Summer soil drying exacerbated by earlier spring greening of northern vegetation | Science Advances | 2020 | 6 | DOI:10.1126/sciadv.aax0255 |
武旭同 | Xutong Wu, Yongping Wei, Bojie Fu, Shuai Wang,Yan Zhao and Emilio F. Moran | Evolution and effects of the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over a millennium in China’s Loess Plateau | Science Advances | 2020 | 6 | DOI:10.1126/sciadv.abc0276 |
朴世龙 | Li, Xiangyi; Piao, Shilong; Wang, Kai; Wang, Xuhui ; Wang, Tao ; Ciais, Philippe; Chen, Anping ; Lian, Xu; Peng, Shushi; Penuelas, Josep | Temporal trade-off between gymnosperm resistance and resilience increases forest sensitivity to extreme drought |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 2020 | 4 | 1075-+8 |
朴世龙 | Hong, Songbai; Yin, Guodong ; Piao, Shilong; Dybzinski, Ray ; Cong, Nan ; Li, Xiangyi ; Wang, Kai ; Penuelas, Josep; Zeng, Hui; Chen, Anping | Divergent response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to afforestation | Nature Sustainability | 2020 | 3 | DOI: 10.1038/s41893-020-0557-y |
王旭辉 | Wang,Xuhui ; Zhao,Chuang ; Mueller,Christoph ; Wang,Chenzhi; Ciais,Philippe ; Janssens, Ivan ; Penuelas, osep ; Asseng, Senthold ; Li, Tao ; Elliott, Joshua; Huang, Yao; Li, Laurent ; Piao, Shilong | Emergent constraint on crop yield response to warmer temperature from field experiments | Nature Sustainability | 2020 | DOI: 10.1038/s41893-020-0569-7 | |
朴世龙 | Shilong Piao, Xuhui Wang, Taejin Park, Chi Chen, Xu Lian, Yue He, Jarle W. Bjerke, Anping Chen, Philippe Ciais, Hans Tømmervik, Ramakrishna R. Nemani and Ranga B. Myneni | Characteristics, drivers and feedbacks of global greening | 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 | 2020 | 1 | 14-27 |
周丰 | Zhou, Feng ; Bo, Yan ; Ciais, Philippe; Dumas,Patrice ; Tang,Qiuhong ; Wang, Xuhui ; Liu, Junguo ; Zheng,Chunmiao ; Polcher,Jan ; Yin,Zun ; Guimberteau,Matthieu ; Peng,Shushi ; Ottle,Catherine; Zhao,Xining ; Zhao,Jianshi ; Tan,Qian; Chen, Lei; Shen, Huizhong ; Yang, Hui ; Piao, Shilong; Wang, Hao ; Wada, Yoshihide | Deceleration of China’s human water use and its key drivers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the Sciences | 2020 | 117 | 7702-7711 |
李双成 | Laibao Liu , Zheng Wang , Yang Wang , Jun Wang , Rui Chang , Gang He , Wenjun Tang , Ziqi Gao, Jiangtao Li , Changyi Liu , Lin Zhao , Dahe Qin , Shuangcheng Li | Optimizing wind/solar combinations at finer scales to mitigate renewable energy variability in China |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 2020 | 132 | 110151 |
王志恒 | Li Y., Reich P.B., Schmid B., Shrestha N., Feng X., Lyu T., Maitner B.S., Xu X., Li Y., Zou D., Tan Z.H., Su X., Tang Z., Guo Q., Feng X.J., Enquist B.J., Wang Z* | Leaf size of woody dicots predicts ecosystem primary productivity. | Ecology Letters | 2020 | 23 | 1003-1013 |
方精云 | Jingyun Fang, Yue Shi, Xia Zhao, F. Stuart Chapin | Greener in China | Aspenia | 2020 | 203-210 |
李本纲课题组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杂志发表论文揭示短生命气候胁迫物质的长期气候效应,彭书时课题组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发表论文揭示气候变化对国际性重要内陆湿地的影响,刘鸿雁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基岩化学特征影响植被生产力,朴世龙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论文揭示未来大气CO2浓度上升通过改变植被生理过程深刻影响全球季风区降水和径流,朴世龙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揭示北半球植被春季物候提前加剧夏季干旱和热浪发生,博士生武旭同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揭示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及效应,朴世龙团队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杂志发表论文揭示树木应对干旱胁迫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变化规律,朴世龙团队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杂志发表论文揭示植树造林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王旭辉研究团队在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朴世龙团队在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发表研究综述: 全球植被变绿的特征、驱动因素及其气候反馈,周丰课题组在PNAS发文揭示中国用水增速变缓及其成因,李双成团队在《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评论》杂志发表论文揭示中国风光耦合发电的稳定性特征,王志恒研究组在Ecology Letters上发文揭示了叶大小与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间的关系,提出叶大小可作为重建古生产力的潜在指标,方精云院士牵头在意大利著名智库刊物上撰文,论述中国绿色发展成就。
科研著作方面,由贺灿飞教授团队编写的《Environmental Economic Geography in China》一书在Springer出版社正式出版。著名经济地理学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国际知名期刊《Economic Geography》等的编委Andrés Rodríguez-Pose为本书作序,他认为本书基于经济地理学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方法论,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学生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了解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2.2奖励与荣誉
序号 |
获奖人 |
颁奖机构 |
奖励名称 |
奖项级别 |
获奖项目 |
1 |
方精云 |
北京市人民政府 |
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
省部级 |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
2 |
蒙吉军 |
北京市教委 |
优秀奖 |
北京市 |
2020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
3 |
朴世龙 |
腾讯基金会 |
科学探索奖 |
企业奖 |
天文和地学 |
4 |
詹子歆 徐浩义;宋峰(指导老师) |
世界规划教育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ity网站、Guihua 杂志 |
提名奖 |
国际奖 |
健康家园-韧性六维度:延寿街DAILY改造计划 |
5 |
张启璇 袁丹丹 范文颖;汪芳(指导老师) |
世界规划教育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ity网站、Guihua 杂志 |
提名奖 |
国际奖 |
共生?博弈?——北京传统与现代地标空间研究 |
6 |
朱彪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青年科技奖 |
行业学会 |
|
7 |
陶澍 |
学院 |
教学成就奖 |
校级 |
2020年9月10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公布了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奖励名单,方精云院士主持完成项目“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完成人:方精云、朴世龙、赵淑清、唐志尧等)。
2020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和“优质本科教材课件”评选工作由北京市教委组织,旨在进一步加强本科课程及教材课件建设,进一步激发教师对本科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推进课程创新与课程建设,提高教材课件的规范性和前沿性。我院蒙吉军老师主编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学院出版社,第三版)的教材课件被评为“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科学探索奖”是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公益性奖项。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潜心探索未知世界,吸引更多青年人投入到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研究之中。此奖由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学院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邬贺铨、李培根、陈十一、张益唐、施一公、高文、谢克昌、程泰宁、谢晓亮、潘建伟等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2020年为该奖项举办的第二届,我院朴世龙教授荣获2020年腾讯基金会“科学探索奖”。
2020年10月21日,由世界规划教育组织WUPEN(World Urban Planning Education Network)、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ity网站(UNESCO-iCity Website)和Guihua 杂志联合举办的“2020城市设计学生作业国际竞赛”和“2020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公布了获奖名单。我院参赛团队共斩获2个奖项,其中包括城市设计提名奖1项,调研报告提名奖1项,获奖学生共计5人,指导教师2人。
为鼓励和表彰在我国生态学研究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生态学科技工作者,根据《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奖励条例》,中国生态学学会组织开展了第六届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科技奖的评选工作。经形式审查、专家初评、学会常务理事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程序,朱彪研究员荣获中国生态学学会关于第六届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学院2020年教学奖励名单公布,我院陶澍院士获得学院2020年教学成就奖。自2016年开始,学院为了营造重视教学和奖励先进的文化氛围,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而设立了“教学成就奖”、“教学团队奖”、“教学卓越奖”、“教学优秀奖”、“教学管理奖”等系列奖项。“教学成就奖”旨在奖励长期在教学一线特别是本科教学一线工作二十年以上,教学上具有公认一流水平,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学院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在国内同行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的资深教师。
(三)与各级政府部门研究项目合作
3.1与中铁建发展集团洽谈合作意向
2020年6月9日下午,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一行十三人访问金沙2004线路检测。学院领导班子及相关领域教授等出席了欢迎仪式并进行会谈交流。
贺灿飞院长介绍了金沙2004线路检测概况、学科创新与发展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中铁建集团领导介绍了公司的概况、定位、发展使命、核心业务,以及新型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生态环保、绿色建筑等方面的工作。随后,刘鸿雁教授介绍黄河大保护领域研究方向,主要从区域科学联动、地下和地上发展相结合、以人为本和人与水结合考虑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柴彦威教授介绍智慧城市领域研究方向,强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如何引导及优化人们的行为,主要方法是信息化手段(ICT)。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信息城市和人文城市的结合,而智慧铁建则可以从智慧停车和智慧工地两方面着手。
在自由交流环节,就智慧城市研究深度、黄河大保护研究进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未来双方应该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凝聚共识和力量,未来将有非常多可能合作的结合点。双方达成初步共识,为今后更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2金沙2004线路检测与自然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11月25日,金沙2004线路检测与自然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签约仪式,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门晓莹,综合处处长于海涛,部人事司干部培训处处长郭景鹏,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易树柏,副主任吴卫东,教务与管理处处长董玛力;金沙2004线路检测院长贺灿飞,副院长金鑫,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教授楚建群;南京大学副校长邹亚军,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韩顺平,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周义安,副院长罗小龙、徐柏,院长助理、系主任于涛;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彭震伟,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尚武,城市建设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张立等出席。学院将以此次签约作为契机,未来将更加积极地继续参与国土空间规划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决策研究,继续推动相关培训,引导促进“多规合一”在学科建设层面落实,加强国土空间规划技术人才的培养。
(四)举办有影响力会议及论坛
4.1第六届学院地理·环境讲坛暨第二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顺利举办
为了进一步弘扬学科文化、探索学科发展,并增进同行间的相互了解,凝聚北大金沙2004线路检测的智慧与力量,创建国际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2020年12月12-13日,金沙2004线路检测举办第六届学院地理·环境讲坛暨第二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受邀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有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刘丛强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崔鹏院士,金沙2004线路检测倪晋仁院士,金沙2004线路检测陶澍院士,以及来自6个国家16个单位的18位青年学者。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近百家高校、科研院所等100多家单位的5000余名地理学、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师生报名参会,大家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共襄盛会。
报告精彩纷呈、观点交汇,从天到地,从中到外,从古到今,从实验到政策,主题多样,头脑风暴,学科交叉融合,也体现了地理学特色。嘉宾们面向学科前沿热点,综合全面地展现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学科交叉背景下进一步实现拓展融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4.2“城乡发展与空间质量提升研讨会”顺利举行
2020年12月20日上午,“城乡发展与空间质量提升研讨会暨第二届白颐论坛 第三届学院规划论坛”在学院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来自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国土空间规划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土地估价师与登记代理人协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及机构的领导、专家及业界人士,以及学院资深教授胡兆量、董黎明、吕斌、校内相关院系、机构的师生汇聚一堂,共7000余人在线上线下参会,围绕城乡发展与空间质量提升展开研讨,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进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和资源管理建言献策。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刘彦副司长、国土空间规划局李枫副局长出席会议。
此次研讨会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由学院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学院未来城市研究中心、国土规划与开发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4.3第十七届学院“生态讲坛”成功举办
2020年12月19-20日,第十七届学院“生态讲坛”(生态讲坛2020)成功举办。本届生态讲坛吸引了来自学院、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大专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动物所、地理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藏所、华南植物园等近百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师生报名参会。由于受疫情影响,本届生态讲坛采取现场结合线上直播的方式。
19日 “前沿论坛”直播室的人气峰值超过1.7万,高居同时段学术论坛直播首位,有网友在直播弹幕上感慨“生态学充满未来”!期间还收到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西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福建大学等兄弟院校的祝福,进一步扩展了生态讲坛的“朋友圈”。20日,“青年论坛”在逸夫二楼3459会议室举行,由来自生态研究中心的19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介绍各自最新的研究进展。报告主题涉及生态学领域的多个方面,青年生态学者们利用野外观测、控制实验、模型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了从微观到宏观,从过去到未来,从植物、动物到微生物等多个时空尺度、多个研究领域的研究。最终评委们评选出4位青年论坛优秀报告人:孙元丰,王锴,邓彦宇,王淼啸。报告过程中,青年学者们学术严谨、汇报生动,同参会人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为听众们献上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学术盛宴,充分展示了学院的青年生态学者们严谨的科研思维和丰硕的科研成果。
4.4北京论坛分论坛: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城市化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6日上午,主题为“文明和谐,共同繁荣”的2020年度北京论坛的“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城市化”分论坛在学院英杰交流中心成功举办。论坛以现场连线网络的形式召开,并通过bilibili线上双语同步直播。北京论坛是由学院、北京市教育局以及韩国高等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本次“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城市化”分论坛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和学院-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4.5学院-哈佛大学系列研讨会“世界变局下的新经济地理”成功举办
学院和哈佛大学于2020年11月16日及24日联合举办了系列网络研讨会“世界变局下的新经济地理”。此次系列研讨会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的贺灿飞教授、朱晟君研究员和哈佛大学增长实验室的Frank Neffke教授共同发起,共分为两场。研讨会邀请了经济地理、区域科学和城市研究领域的五位著名国际学者就经济地理研究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金融危机、区域创新、全球价值链、产业网络等重要议题展开讨论。本次线上系列研讨会得到了与会嘉宾和听众的积极认可和支持,共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0多人次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参加了此次系列研讨会。
4.6第十九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学术会议(专题会议)顺利召开
2020年10月31日,第十九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学术会议(专题会议)在中关村药谷生物产业研究院举行。这次会议由我院资深教授王缉慈担任总召集人,由中国产业集群研究协调组、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并得到北京市大兴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大兴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的支持。金沙2004线路检测作为会议承办方之一,与中关村药谷生物产业研究院、北京元兴高科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此次会议。会议聚焦生物医药产业,从培育创新体系、服务公众健康着眼,探索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方向。
2019年北京明确生物医药产业为大兴区主导产业,是承载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成果转化的主要基地。学院产业集群研究小组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和“先进治疗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研究,于2020年8月-10月对大兴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和先进治疗产业集群分别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产业集群结构、集聚机制及影响因素。报告着重对比了大兴生物医药研发网络与中医药产业网络的异同,提出传承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推动大健康产业创新发现,聚集式发展,培育本地创新网络。
4.7 2020年第一期重点实验室博雅云课堂成功举办
后疫情时代,为促进学术交流、分享学术经验,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门打造了“博雅云课堂”线上主题学术沙龙活动,通过主题报告、听众提问、自由讨论等多个环节,力求在无法线下活动的疫情防控期间,在难以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与同行分享最前沿的知识、理论与信息,顺利地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
第一期博雅云课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与应用领域”于2020年6月15日晚上7点利用腾讯视频会议成功举办。本次博雅云课堂由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丰副教授主持,主讲人为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金沙2004线路检测副院长李双成教授。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230家科研院所的500余名师生参与,大家积极讨论,全场反响热烈,师生们均感到受益匪浅。
2019科研年报
(一)科研项目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批准金沙2004线路检测24个项目,获批直接经费总额接近2亿元。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专家评审意见,决定资助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重大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课题2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1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截止至11月1日,全院本年度在研项目共计167项(经费额在200万人民币以上的有41项),其中基金委81项(其中创新群体1项,杰出青年3项、重大项目6项、重点项目9项),科技部21项,其他及企事业委托65项。科研经费超过2.7亿元。其中,方精云、陶澍、陆雅海、周力平、赵鹏军、沈国锋分别获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基金委中的重大项目、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金额总计超过1亿元。
序号 |
负责人 |
项目来源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1 |
方精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基础科学中心 |
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
2 |
陶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重大项目 |
典型毒害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跨界面传输与多介质分配 |
3 |
陆雅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重大研究计划 |
稻田厌氧微生物的黄素基电子歧化作用及生态调控机理 |
4 |
周力平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重大研究计划 |
菲律宾海与马里亚纳海盆海水多同位素环流示踪与深海沉积研究 |
5 |
赵鹏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交通地理学 |
6 |
沈国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生活能源与环境 |
(二)科研成果
2.1学术论文
2019年度全院老师发表SCI/SSCI论文250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54篇。学院“111计划”依托金沙2004线路检测,在引智基地建设基础上,本年度加强了生态学与环境科学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与研究,在建设一流学科方面成效显著。
通讯/一作 |
作者列表 |
题目 |
期刊 |
年份 |
卷 |
页 |
周丰 |
Shang, ZY ; Zhou, F ; Smith, P; Saikawa, E ; Ciais, P ; Chang, JF ; Tian, HQ ; Del Grosso, SJ ; Ito, A ; Chen, MP ; Wang, QH ; Bo, Y ; Cui, XQ ; Castaldi, S ; Juszczak, R ; Kasimir, A ; Magliulo, V ; Medinets, S ; Medinets, V ; Rees, RM ; Wohlfahrt,G ; Sabbatini, S |
Data-driven estimates of global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croplands |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
2019 |
7 |
DOI: 10.1093/nsr/nwz087 |
刘鸿雁 |
Jiang, Peng; Liu, Hongyan; Piao, Shilong;
|
Enhanced growth after extreme wetness compensates for post-drought carbon loss in dry forest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19 |
10 |
DOI: 10.1038/s41467-018-08229-z
|
刘峻峰 |
Yi, Kan; Meng, Jing; Yang, Haozhe; He, Cenlin; Henze, Daven K.; Liu, Junfeng; Guan, Dabo; Liu, Zhu; Zhang, Lin; Zhu, Xi; Cheng, Yanli; Tao, Shu |
The cascade of global trade to large climate forcing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glacier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19 |
10 |
10.1038/s41467-019-10876-9 |
朴世龙 |
Gao, MD ; Piao, SL ; Chen, AP ; Yang, H ; Liu, Q ; Fu, YSH; Janssens, IA
|
Divergent changes in the elevational gradient of vegetation activities over the last 30 year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19 |
10 |
DOI: 10.1038/s41467-019-11035-w
|
沈国锋 |
Shen, GF ; Ru, MY; Du, W; Zhu, X ; Zhong, QR ; Chen, YL ; Shen, HZ ;Yun, X ; Meng, WJ; Liu, JF ; Cheng, HF ; Hu, JY ; Guan, DB ; Tao, S |
Impacts of air pollutants from rural Chinese households under the rapid residential energy transition |
Nature Communication |
2019 |
10 |
DOI: 10.1038/s41467-019-11453-w |
朴世龙 |
Huang,Mengtian; Piao,Shilong; Ciais, Philippe
|
Air temperature optima of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across global biomes |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
2019 |
3 |
772-779 |
陶澍 |
Meng,WJ; Zhong,QR ; Chen,YL ; Shen,HZ ; Yun,X ; Smith, KR; Li,BG ; Liu, JF ; Wang,XL; Ma,JM; Cheng, HF ; Zeng, EY ; Guan, DB ; Russell, AG ; Tao, S |
Energy and air pollution benefits of household fuel policies in northern China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2019 |
116 |
34 |
刘峻峰 |
Jing Meng; Haozhe Yang; Kan Yi; Junfeng Liu; Dabo Guan; Zhu Liu; Zhifu Mi; D’ Maris Coffman; Xuejun Wang; Qirui Zhong; Tianbo Huang; Wenjun Meng; Shu Tao |
The Slowdown in Global Air-Pollutant Emission Growth and Driving Factors |
One Earth |
2019 |
1 |
138-148 |
刘鸿雁教授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文章,系统地研究了森林生产力对极端湿润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森林在经历极端湿润事件后,有持续1~5年的生长加速现象,总体上补偿了极端干旱事件的影响,并且这一补偿效应在干旱半干旱区森林中尤为明显。该研究揭示了干旱区森林对于极端湿润和干旱事件的对称响应规律,提升了人们对于森林响应极端气候事件的认识,为改进陆面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朴世龙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以“Air temperature optima of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across global biomes”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生态学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该团队综合利用全球153个站点的通量观测资料、多种卫星遥感信息(反映植被近红外反射率、光合荧光素、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增强型植被指数)和气候数据,研编了首幅全球生态系统尺度植被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空间分布图。该研究在生态系统尺度上揭示了植被响应和适应气候变暖的关键机制,为发展植被动态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参数。
朴世龙教授研究团队以“Divergent changes in the elevational gradient of vegetation activities over the last 30 years”为题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该团队利用全球植被指数遥感数据和地面物候观测数据,分析了三十余年以来全球植被生长季绿度、春季和秋季物候的海拔梯度格局变化。研究发现,尽管植被生长季绿度和物候都有着清晰海拔梯度变化,但在时间维度上,并未发现不同海拔植被生长季绿度均匀化和物候同步性提高的普遍现象。这是因为,“海拔愈高,升温愈快”的现象并不普遍存在;而且,不仅温度,降水和人类干扰也是影响植被生长的重要驱动因子。上述发现为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对植被生长垂直分布规律的影响提供了重要支撑。
周丰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以“Data-driven estimates of global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croplands”为题于2019年7月11日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IF=13.22),也被全球碳计划的“全球氧化亚氮收支平衡评估”所采纳。该课题组整合全球180个观测站1206次农田N2O排放控制试验数据,重建1961-2014年全球5-arc-minute高分辨率施肥数据库,利用基于“地带性响应模式”的升尺度模型和(Zhou et al., 2015; Shang et al. 2019),实现了从站点到全球尺度的农田N2O排放因子和排放量的系统评估。其研究发现为IPCC的Tier 1和Tier 3方法提供了全球农田N2O历年排放量基准值,也为确定全球农田N2O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陶澍教授课题组于2019年6月在PNAS发表针对清洁取暖政策评估的研究成果。2017年启动的中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计划在北京、天津等28市率先开展了双替代行动(煤改气、改电),针对该计划的实施,研究组采用自行开发的简约模型,模拟了不同情景下农村生活能源结构、污染物排放、室内外空气污染及人群暴露水平的变化趋势。发现若该计划顺利实施,农村居民对PM2.5的暴露水平将从2014年140 mg/m3降至2021年的78 mg/m3,且暴露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室内污染水平的大幅度下降。
沈国锋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上发表研究成果,依托学院团队自己建立的全球高分辨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基于最新调查获得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结构和消耗量数据,研究组系统评估了中国农村生活能源转型带来的环境、健康和气候效应。研究发现,从1992年到2012年的20年间,由于家庭生活能源的清洁转型,农村生活源燃烧排放对大气PM2.5的贡献和人群呼吸暴露浓度的贡献显著地下降。在校正了人口增长、老龄化、自然死亡率变化等因素后,这二十年间因农村生活能源转型使得大气PM2.5暴露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净减少13万。相应地,农村生活源排放的CO2和PM2.5等引起的辐射强迫从1992年的0.057±0.016 W/m2下降至2012年的0.031±0.008 W/m2。生活能源对大气污染、健康危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时空差异。在北方地区和冬季,受取暖需求等影响,生活能源排放的贡献相对较大。该研究为全面而客观地认识生活能源对大气环境与健康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价值。
刘峻峰课题组在《自然∙通讯》发表针对全球贸易活动影响青藏高原地区黑炭污染及其辐射效应的研究成果。黑碳(BC)是含碳的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通过改变直接辐射强迫、与云的相互作用、雪冰反照率以及相关反馈机制, 显著影响大气与雪冰介质的能量平衡, 对地球的气候系统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刘峻峰课题组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加剧了青藏高原冰川地区的BC污染,并可能导致严重的气候变化。全球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相关地区(特别是南亚地区)黑炭排放的管控,从而减轻黑炭对青藏高原的气候威胁。以博士生易侃和孟静为第一作者,刘峻峰为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The cascade of global trade to large climate forcing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glaciers)发表在近期《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上。
刘峻峰课题组在Cell子刊《One Earth》发表针对全球大气污染排放增幅趋缓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的研究成果。刘峻峰课题组整合全球各类环境、能源、人口、经济等数据,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核算了2004-2007和2007-2011两时间段内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效率变化、 贸易结构变化、消费结构变化、居民消费变化、政府消费变化、投资变化、能源结构变化、人口数量变化、排放因子变化和能源强度变化)对全球和区域间隐含在国际贸易中的虚拟PM2.5及其主要前体物跨区域转移的贡献。发现全球一次PM2.5排放在2004-2011间增长趋缓,主要得益于能源强度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煤炭排放强度的改善大幅降低了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的排放(SO2和NOx是二次PM2.5的前提物),工业过程排放的严格管控(特别是中国地区)减低了一次PM2.5的排放。从区域间看,东亚地区与发达国家贸易往来导致的污染物净流入量呈下降趋势,但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导致的污染物净流入量呈上升趋势。该研究成果为揭示全球各地区大气污染排放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防控大气污染物跨区域输送及其影响提供了政策支持。
王学军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定量阐述水稻在人类汞暴露风险和全球汞循环中的作用。课题组以水稻的生命周期为基础,定量阐述了水稻中的汞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与人类健康和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水稻可能也是全球人类甲基汞暴露的显著膳食来源,尤其是在南亚和东南亚。国际水稻贸易引发人类甲基汞暴露风险的区域转移,并显著加剧了非洲、中亚和欧洲的甲基汞暴露风险。世界上大多数地区居民因食用水稻而摄入的甲基汞不会超过鱼类,然而,在亚洲许多以稻米为主食的土壤污染地区,水稻和鱼类共同消费导致的甲基汞暴露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2.2奖励与荣誉
序号 |
获奖人 |
颁奖机构 |
奖励名称 |
奖项级别 |
获奖项目 |
1 |
方精云 |
美国生态学会 |
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奖 |
国际 |
发展了惠特克所开拓的多个概念,建立了许多科学严谨的新标准——这是在惠特克时代无法达到的。 |
2 |
林坚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省部级 |
从集体建设用地的资产属性角度入手,探讨了北京市集体建设用地减量的路径。 |
3 |
韩茂莉 |
教育部 |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省部级 |
中国历史地理 |
4 |
吴必虎 |
中国地理学会 |
《地理学报》创刊85周年最具影响力论文奖 |
行业学会 |
吴必虎教授(及合作者)发表的《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和《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分别位列第4、第19,是10篇旅游地理学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的两篇。其中,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等发表的《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一文至今(2019年11月),获1190次引用量、9053次下载量,荣获“创刊85周年最具影响力论文奖”。 |
5 |
蒙吉军 |
中国地理学会 |
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图书:普通高等教育教材 |
行业学会 |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从全干过1994-2013年出版的教材中评选出80本 |
6 |
朱晟君 |
中国地理学会 |
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 |
行业学会 |
|
7 |
胡建英 |
学院 |
学院第四届“十佳导师” |
学院 |
修身立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廉洁自律,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仁爱之心和人格力量教育影响和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
8 |
朱晟君 |
学院 |
黄廷方/信和杰出青年学者奖 |
学院 |
2019年4月16日,美国生态学会公布了2019年度“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the Whittaker Distinguished Ecologist Award)获得者名单。金沙2004线路检测/生态研究中心方精云院士因“在推动生态学发展、服务国家和国际政策制定以及建立生态学共同体方面的杰出贡献”获此殊荣,应邀出席并领奖。“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由生态学领域人数最多、国际影响最大的学会——美国生态学会设立,以纪念享誉世界的杰出生态学家罗伯特·惠特克,授予对生态学作出突出贡献的非美籍生态学家,每年仅有一名生态学家入选,是国际生态学界最具影响的奖项之一。评选委员会认为,方精云的工作“发展了惠特克所开拓的多个概念,建立了许多科学严谨的新标准——这是在惠特克时代无法达到的 (His body of work advances numerous concepts that Whittaker pioneered, and also establishes new standards of scientific rigor that were impossible in Whittaker’s time)”。 方精云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
2019年5月28日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揭晓。学院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5项,这些获奖成果是对北大人辛勤耕耘的肯定,也是北大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实力的生动写照。其中,我院林坚教授撰写的《北京市集体建设用地减量策略研究》 调研报告荣获一等奖。
2019年10月15日晚,学院第四届“十佳导师”评选活动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圆满落幕。我院胡建英教授荣获学院第四届“十佳导师”荣誉称号。本届“十佳导师”评选活动于2019年4月正式启动,初评环节通过院系推荐、网上与现场投票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校本部10位导师入围终评答辩,经过候选导师团队精彩答辩,专家评委与学生评委严谨投票,校本部共有7位老师顺利入选。同时入选“十佳导师”的老师政府管理学院白智立、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中国语言文学系邵燕君、经济学院孙祁祥、法学院杨明、工学院郑玉峰、护理学院尚少梅、基础医学院王凡、第二临床医学院王建六。
(三)与各级政府部门研究项目合作
3.1毒品监测新技术服务于国家禁毒工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学院环境地理团队从2012年开始率先在国内开展通过污水监测毒品滥用的研究工作。这种新方法具有客观可靠、快速易实施、成本低、适用性高等突出优点,不仅可用于监测单个城市或地区的毒品滥用,也非常适合于全省乃至全国的毒品滥用监测。团队通过实验分析,确立了判断污水中**是来自制贩毒直接倾倒还是来自**吸食的可靠依据;建立了根据医用吗啡和可待因用量及排泄率、海洛因中吗啡和乙酰可待因含量,由污水中吗啡和可待因浓度反推海洛因用量的计算模型,为在中国通过污水监测主要毒品的滥用水平及根据污水中毒品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异常监测制毒活动奠定了基础。
2016年团队在学院和海淀区重大科技成果孵育基金支持下进行污水毒情监测的产业化,先后在江苏常熟和广东佛山建成基于污水的地方毒情监测中心,已经为北京等20多个大中城市提供第三方毒情监测和评估服务,目前服务的城市还在快速增加中。团队的监测服务不仅帮助上述城市准确掌握毒情形势,改善管理,还大大提高了当地禁毒部门打击涉毒犯罪的效能,先后在为多地警方确认制毒窝点和锁定吸毒重点场所和小区。
团队多年来的研究和产业化工作不仅推动了污水监测在全国的开展,受到了各地禁毒部门的普遍欢迎,还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于2018年7月对团队把污水监测用于禁毒工作的实践以新闻形式进行了报道。这一报道不仅肯定了近年来我国禁毒工作取得的成就,而且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加拿大等国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
3.2开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实践
围绕国家提出的国土空间规划改革需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队等领衔完成28个国家级市县“多规合一”试点之一的《山东省桓台县国土空间综合规划》,成果于2016年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是全国第一个获得批准的国家级县级规划试点,也成为自然资源部2018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获奖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团队负责承担了全国五个省部合作编制省级规划试点之一的《山东省国土规划》,以人定地和以产定地相结合,以新增人口为依据,创新了国土开发强度预测技术;创建陆海一体化分区,提出海岸带分段、分类管控的统筹引导模式;首次提出建设耦合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要素的省域绿道网络体系,成果得到了傅伯杰院士为组长的专家评审组的高度评价。
围绕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实施,团队组织学院师生,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展了雄安新区的空间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参与了区域规划分析、新区“多规合一”单元管控、重要控制线划定等方案编制工作。并且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团队成员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聘为雄安新区规划评议组专家,参与了雄安新区规划方案制定的咨询决策过程。此外,接受国家发改委(京津冀协同办)的委托,技术负责开展了“京津冀空间规划研究”,为京津冀空间规划编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举办有影响力会议及论坛
(一)国际会议与交流
2019年,学院共举办6次国际会议,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学科国内外影响力,国际学术合作交流效果显著。其中我院未来城市研究中心组织研究团队代表赴印度班加罗尔参加PEAK URBAN国际合作项目年度学术研讨会。第一届PKU-SDSU空间数据及人与环境复杂系统讲坛以学院(PKU)金沙2004线路检测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迭戈分校(SDSU)合作成立“人与环境复杂系统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为契机,邀请中美两国空间数据及人与环境复杂系统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作学术报告。由学院主办的气候干旱化背景下受水分限制森林的动态及水文效应国际研讨会邀请到来自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15位外方代表和来自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等的80位中方代表参加会议。中国城市发展2019年国际会议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巴基斯坦、德国、韩国、法国、格林纳达、加拿大、美国、墨西哥、英国、意大利、以色列等地区和国家的约300名关注城市化发展的人士齐聚燕园。成功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双边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学院、清华大学、中科院、北规院、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等国内外研究机构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延续资助项目,我院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中山大学等校知名学者成功召开中美时空行为比较研究专题研讨会,共同开展合作研究。
(二)国内论坛
举办学术论坛8场,其中包括:成功举办首届陆地表层系统博雅青年论坛。论坛以“全球变化与碳氮循环”为主题,旨在加强陆地表层系统研究领域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间的交流合作,探讨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隆重召开“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9学术年会”,重点实验室成员、学院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师生们齐聚一堂,听取实验室及其各个方向2018年度的工作汇报,谋划实验室的未来发展蓝图;成功举办学院“黉门对话”第43期专家主题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学界和业界人员与会;举办2019年中国人口地理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地4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8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2019年会暨环境遥感专题研讨会在学院塞罕坝生态站成功举办,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的领导、塞罕坝林场领导与八十多位来自科研和教育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出席了会议;值“地理学之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诞辰250周年之际,我院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生物地理学大会,来自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145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学院生态研究中心主办光合生理生态研究前沿研讨会,邀请到来自日本和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参会讨论; 顺利举行第五届“学院地理学前沿研究生论坛”,邀请众多国内知名学者参会;成功举办第二届陆地表层系统科学博雅青年论坛,吸引了来自20多个单位的100余人参会;成功举办第五届学院地理•环境讲坛暨首届北大城环国际青年论坛,吸引了近70家单位的约400名地理学、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师生报名参会;顺利举办2019学院未来城市论坛,吸引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学者、高校师生和规划实践参与者共70余人开展学术交流;顺利举办第十六届生态讲坛,吸引来自北京、广州、沈阳、南京、兰州、太原、内蒙古和新疆等京内外4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800名师生参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学院“生态讲坛”已逐渐成为国内生态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讲坛;成功举办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委员会,进一步促进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
2018科研年报
(一)科研项目
2018年,金沙2004线路检测获批两个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总经费约600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批准金沙2004线路检测14个项目,获批直接经费总额达到1780万元。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专家评审意见,决定资助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项。截止至12月21日,全院本年度在研项目共计158项(经费额在200万人民币以上的有42项),其中基金委84项(其中创新群体1项,杰出青年3项、重大项目6项、重点项目9项),科技部31项,其他及企事业委托43项。科研经费超过2.8亿元。
(二)科研成果
2.1 学术论文
2018年度全院老师发表SCI/SSCI论文224篇,全院老师共出版著作4部,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3篇。学院“111计划”依托金沙2004线路检测,在引智基地建设基础上,本年度加强了生态学与环境科学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与研究,在建设一流学科方面成效显著。
陶澍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Energy发表论文,基于课题组建立的学院高分辨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http://inventory.pku.edu.cn/),报导了中国农村生活能源转型及对污染物排放影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区域大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奠定了基础,也对推动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加入生活源大气污染物调查项目起到了重要作用。
陶澍教授课题组在PNAS发文,土焦是多环芳烃的重要源之一,并导致额外肺癌风险;土焦禁用彻底消除了这一风险,减少了约6000例非职业暴露肺癌;且法规的实施力度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风险控制效果。
方精云院士组织并带领科研人员,在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方面取得系统性突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以“Climate change, policy,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China”为专题(special feature),系列发表了7篇论文,全面、系统地报道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及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量化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强度和空间分布,阐明了生物多样性和大尺度养分条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唐志尧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同行共同组织了碳专项灌丛课题的相关工作。在以上PNAS专题中,唐志尧与国内同行合作发表论文,揭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化学计量机制。贺金生教授课题组通过野外实验,结合海北站连续32年的地面监测、以及青藏高原9个站点实验研究的整合分析,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影响,揭示了植物多样性在高寒草地生产力维持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朴世龙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通过模型模拟和观测数据检验发现,中国植树造林对降水的反馈作用在区域水循环中不可忽视,深入理解植被对降水的反馈作用将有助于更准确评价造林工程对区域气候、水资源及其社会经济服务等方面的影响。朴世龙研究团队与比利时,法国,西班牙和美国科学家合作,利用遥感、地面站点观测的物候期和气候数据,定量分析了过去30年间北半球植被活跃生长季期间霜冻事件发生天数的变化,发现在过去30年间植被活跃生长季期间发生霜冻事件天数在北半球陆地的43%面积显著增加,特别是欧洲地区。
朴世龙教授研究团队在《自然•气候变化》发表论文,基于全球33个野外台站T/ET观测数据和19个地球系统模式模拟结果,估算了全球陆地T/ET,发现全球陆地T/ET约为62%,远高于地球系统模式的估计值。该研究揭示了植被在全球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水循环模型模拟准确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科研著作
2018年6月,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学院生态研究中心方精云院士等主编的《中国及全球碳排放——兼论碳排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基于翔实的数据、严密的方法,以全新的视角,从全球变化与碳排放的关系着眼,阐明了中国及当今世界碳排放的格局,提出了“贡献排放量”的概念,对我国的碳排放路径进行了预测,探讨了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碳排放的格局,并为我国碳减排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2.3 奖励与荣誉
2018年,冯长春、曹广忠等基于村镇土地资源优化利用评价与空间规划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林坚等基于面向国土空间治理的土地利用统筹协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获得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陈效逑、蔡运龙、赵昕奕、蒙吉军实现跨学科自然地理综合教育,树立地球系统科学的世界观,获得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韩茂莉获得2018年北京市师德榜样奖。周力平参与“中国发现新型古人类化石”项目,该项目被科技部评为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邓辉基于混合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地理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世界文化景观,获得2017年学院教学成果奖。
(三)与各级政府部门研究项目合作
学院立足学科优势,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决策研究,国土规划实践、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政策和技术支持工作。学院教师积极与各地政府开展项目合作研究,如曹广忠教授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进行《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6-2030年)》——以人为本的湖北省城镇化道路目标与策略研究。宋峰教授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进行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项目。楚建群教授与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合作进行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联合体投标协议书项目。2018年,通过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国土资源部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服务及技术咨询合同共计55项,合同总金额超4200万,为国家相关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四)举办有影响力会议及论坛
2018年6月29日至7月1日,经过三天紧张的议程,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区域研究协会、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和学院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2018年区域研究协会全球年会在学院英杰交流中心顺利召开,今年大会主题为“区域治理,产业重构和可持续发展” (Regional Governanc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本次全球年会吸引了包括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乌特勒支大学、学院、香港大学等大学在内的170余名学者注册参加,学者们围绕产业集群和外部性、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生态系统、区域一体化、创造性产业集群、全球地方化和发展、演化经济地理的中国案例、城市治理和政治、交通和区域发展、城乡一体化、创新和产业集群、城市和区域发展等40个主题进行汇报讨论,鲜活的思想碰撞使得会场交流气氛热烈而富有成效。
2018年9月21-23日,第三届时间地理学国际会议在学院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时间地理学国际会议首次在发源地瑞典以外的国家举办,且首次在中国举办,意义盛大。适逢学院建校120周年,会议响应学院“推动学科建设国际化”的号召,以“时间地理学理论创新与全球交流”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瑞典、日本、美国、荷兰等国的100余名代表参会,参会人数达历届之最。本次会议组织形式新颖,不设开闭幕式及平行会场,两天的会议均为全体会议,并且在每个主题会场后都专门设置集中对话与讨论环节,加强互动。期间,大会还专门设置了墙报汇报环节,共计21位青年学者展示了时间地理学相关研究,促进了学者间良好对话和交流,互动气氛热烈。
2018年9月30日至10月3日,我校金沙2004线路检测代表团受邀再赴伦敦,组织并参加了学院-伦敦大学学院(PKU-UCL)“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论坛”。本次论坛以“中国城市转型”为主题,从多角度考察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和规律、机制和理论。除学术报告交流外,访问团还同UCL师生一起实地考察了伦敦Canary Wharf和King`s Cross等地的城市改造项目,在考察中双方就工业化进程转变、城市职能演变和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城市发展等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中英双方学者通过学术报告和交流、实地考察和研讨,对中国城市转型发展、英国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更新等城市发展现象、特征和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表达了继续在城市研究领域保持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学院与伦敦大学学院科研合作的愿望和意向。
2018年10月15日至17日,第五届亚太地区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大会(The 5th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Luminescence and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Dating, APLED5)在学院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会议由我校博雅特聘教授周力平担任召集人。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包括印度国家科学院副院长Ashok Singhvi院士、澳大利亚人类进化研究中心主任Rainer Grün教授和英国杜伦大学考古系Ian Bailiff教授等测年领域的著名学者。三年一次的亚太系列会议是本地区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领域最重要的专业学术会议,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这是首次在中国大陆举行,由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地层与年代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会后,部分专家到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释光测年实验室参观指导。
2018年12月1日,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主办的第四届“学院地理•环境讲坛”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学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科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为代表的近百家高校、科研院所、应用部门和中学等70多家单位的约500名地理学、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师生报名参会,大家齐聚燕园,共襄盛会。第四届“学院地理•环境讲坛”依托学院的大力支持,基于金沙2004线路检测的创新科研成果,搭建了交流学术成果、传播学术理念、展望未来合作、培育人才的平台,为地理、环境等相关学科的长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18年12月22-23日,学院“生态讲坛2018”(暨第十五届“生态讲坛”)于学院秋林报告厅和逸夫二楼3459会议室顺利举行。两日内共吸引了来自北京、广州、沈阳、南京、兰州、太原、内蒙古和新疆等京内外4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800名师生参会,创下参会人数历史新高,并且首次开设了直播分会场。学院“生态讲坛”创立于2004年,于每年12月底举办,是学院生态学领域师生向各界介绍一年来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交流平台,并邀请生态学领域专家就生态学的发展前沿开展讨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学院“生态讲坛”已逐渐成为国内生态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讲坛。
2018年12月28日下午,“展望2050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一届学院规划论坛、第十二期‘UP论坛’”在学院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隆重举行。此次规划论坛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联合主办,由学院城市规划设计中心、未来城市研究中心、国土规划与开发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多个司局和直属事业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天津等13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及下属规划机构,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各地有关规划设计机构的知名专家、业内人士,以及金沙2004线路检测老教授代表胡兆量、董黎明、周一星、校内相关院系的师生,共300多人汇聚一堂,就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性问题展开研讨。本次论坛代表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专家们富有智慧、充满激情的见解,使我们对未来的国土空间规划坚定了信心、充满了期待。
2017科研年报
(一)科研项目
2017年,学院获得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新批项目总计27项,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12项,青年科学基金8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基金1项。截止至12月31日,全院本年度在研项目共计149项(经费额在200万人民币以上的有33项),其中基金委83项(其中创新群体1项,杰出青年3项、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0项),科技部20项,北京市1项,教育部3项,其他及企事业委托42项。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
(二)科研成果
2017年度全院老师发表SCI/SSCI论文194篇,全院老师共出版著作7部,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86篇。学院“111计划”依托金沙2004线路检测,在引智基地建设基础上,本年度加强了生态学与环境科学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与研究,在建设一流学科方面成效显著。陶澍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发表题为《Urbanization-induced population migration has reduced ambient PM2.5 concentrations in China》的研究论文,为评估生活源及交通源直接能耗污染物排放和大气PM2.5浓度的空间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该研究获得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引智工程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程和发研究员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刊登文章《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alternative energy and trans-provincial imported electricity in China》,该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认识我国当前新能源的利用现状,而且为制定相关能源政策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朴世龙教授研究组在《Nature Plants》杂志上发表文章《Plausible rice yield losses under future warming》,该研究为作物模型的改善,农业管理和制定缓解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关项目的资助。方精云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Carbon stocks and changes of dead organic matter in China`s forests》,对我国森林植被、土壤、凋落物和木质残体碳密度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结合森林清查和遥感数据,首次量化了中国森林凋落物碳和木质残体的碳储量及其变化,填补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的空白。胡建英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Fluorene-9-bisphenol is anti-oestrogenic and may cause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in mice》,发现双酚A替代品的双酚芴(BHPF)的抗雌激素效应。贺金生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Climate warming reduces the temporal stability of plant community biomass production》,揭示了气候变暖对高寒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万祎、胡建英课题组以《Discovery of a widespread metabolic pathway within and among phenolic xenobiotics》为题于《PNAS》在线发表文章,该研究选取了备受关注的环境酚类污染物三氯生(TCS)开展代谢研究,通过对代谢产物的高通量非靶向鉴定、质谱鉴定和化学合成验证,发现TCS会通过一相代谢过程产生一类脂溶性更强的醚类代谢产物(TCS-O-TCS),这一代谢途径为不同污染物在生物代谢过程中的交互反应(cross-talk reaction)提供了新机制。
(三)与各级政府部门研究项目合作
学院立足学科优势,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决策研究,国土规划实践、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政策和技术支持工作。林坚教授主持的山东省国土规划(2016-2030年)是建国以来首批省域国土规划的试点,在5个试点省域国土规划中首个通过了规划方案的专家评审。2017年,通过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国土资源部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服务及技术咨询合同共计67项,合同总金额超2000万,为国家相关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四)举办有影响力会议及论坛
2017年7月9-10日,“中国城市地理学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学院成功举行。“中国城市地理学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旨在探索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方向,使进城市地理的学术研究有效地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服务,是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城市地理学理论发展与传承创新,促进中国城市地理学新理论、新方法、新视角的学术交流而举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及未来城市研究中心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协办。
2017年11月3-5日,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学院-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北大-林肯中心)和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共同主办,以“全球时代的城市价值、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北京论坛(2017)城市分论坛隆重召开。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城市分论坛邀请到三十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交流。与会嘉宾分享了个人的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介入到主题探讨之中,先后涉及到城市治理、城市规划、环境问题、可持续性、流动工人、住房制度、土地金融、公共财政、灾后重建、循环经济等问题,并呈现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丰富的数据和代表性案例,立足世界,聚焦中国,鲜活的思想碰撞使得会场交流气氛热烈而富有成效。
2017年11月18日下午,由中国地理学会和金沙2004线路检测共同主办的“双一流”建设与地理学发展院长论坛在学院中关新园群英宴会厅举行。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傅伯杰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国友研究员,以及来自国内外近40所地理学相关院校的院长和老师们出席本次会议,共同探讨学科发展的未来。
2017年11月18日,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自然地理教研室及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办的“陈传康先生辞世20周年纪念暨陈传康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学院金光生命科学大楼报告厅顺利举行。会议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自然地理教研室系主任蒙吉军老师主持,来自京内外院校的师生、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的同仁、陈传康先生的家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陈传康先生的学生约8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研讨会中,嘉宾们从不同角度介绍和评价了陈传康先生的辉煌业绩,充分肯定了陈先生为中国地理学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尤其是陈传康先生追求真理、博学引领、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的精神,应该被学习传承与发扬光大。
2017年11月19日,由金沙2004线路检测主办的第三届学院地理学讲坛在学院中关新园群英宴会厅成功举行。本届论坛邀请了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环境管理研究学院院长叶嘉安院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龚健雅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葛全胜研究员,前AAG主席,UCLA地理系Eric Sheppard教授,金沙2004线路检测城市与经济地理系柴彦威教授、历史地理学系邓辉教授、生态学系贺金生教授、环境学系程和发研究员、资源与环境地理学系张家富教授和城市与区域规划系赵鹏军研究员等著名专家学者发表特邀报告。金沙2004线路检测副院长刘鸿雁教授和李本纲教授主持大会,金沙2004线路检测师生,以及来自国内外地理学相关高校领导和老师们总计300余人出席了本届论坛。
2017年12月23、24日,第十四届学院“生态讲坛”成功举办。来自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 共442人参加了本次讲坛。此外,值此会议之际,学院批复建立 “学院生态研究中心”,并将学院生态学纳入双一流建设学科。